Hololink - 啟程:我們該如何快速地總結自己的知識

Oct 16, 2020

大概是 2018 年左右,我開始密切思考「個人的知識結構」這件事。那時我仍在澎湖消防分隊償還國家義務。於冬季的下午,幾乎不需要出勤,無線電沉寂的時候有許多的時間可以思考各式各樣的事。 Hololink 的種子以「我該如何更快速地總結自己的知識」這個自問種了下來。

隨後在 2019 年的冬季,某次從公司下班騎在台灣大道時,我忽然明白,如果要更快速地總結自我的知識結構,我不能用單點的方式來看待它們,而必須以連結的形式,甚至是圖面,再者立體的結構來理解關係。然而當我更深入思考下去時,卻被如此概念成立的前提震懾住了。其一,我必須坐在電腦前,將我個人從過去到現在累積過的知識挖出來,分門別類,接著嘗試各種分類導致出的不同結果,探詢哪一個才是最適合當下的狀態。

其二,所有的知識必須驗證其可靠性,我如何判斷我曾經獲取過的知識是否真實?有得時候甚至不是真實與否的問題,而只是是否符合當下的情境而已。換句話說,它可能已經過時了,我該如何辨識這件事以及如何讓過往獲得的知識對接上當下的狀況。

其三,當我真的好不容易把所有知識轉換成文字放到某個載體時,接下來我該怎麼做?這可能是數十萬字的大雜燴,縱使有細思過的分類加速我統整的速度,我可能還是不能像是組合積木似的把東西拆開再組合起來。也就是說,即使我整理出來,我依然難以活用他們。可能只能運用一些外部的程式做到索引的功能而已。

其四,透過這些行動總結出的成果除了供自己使用之餘,我有可能將它以易懂的形式分享給別人嗎?他人可以藉由我統整的內容對自己或是對這個世界有更深的理解嗎?

最後則是,這樣的事物頂多只是我個人的努力,他人難以依循同樣的活動製造出有益於自己或他人的結構。同時,每個人運用文字的能力與習慣迥然不同,塑造出來的結構將難以傳遞、複製、審視。

不過在那個當下我也只思考到這裡為止,我並沒有更好的方法可以解決這些問題:如何快速地擷取知識的節點、互相疊合的交點; 如何驗證知識的可靠性與時效性;如何讓統合起來的載體富有彈性;如何讓建構出來的結構可以分享。

這些問題就被我一直放在心中,直到2020年四月多時,才想到我應該從最基本的單位開始思考:我該以什麼單位作為結構的基礎?沿著這條線開始思考,才組合成了目前 Hololink 的基本結構:以最底層的名詞關鍵字為主的 basestone 和 stellar。

Basestone 是一篇文章的基石,諸如專有名詞、人名、國家名、書名、藝術品名等等,它是作者的核心,所有的論述都從中衍生出來。

Stellar 則是描述性、解釋性的名詞,用以形容 Basestone。

以這套系統,我可以將所有的文章拆分成同樣的基礎結構,這樣的好處在於我可以把所有的文章都連結到這一個底層結構上,在人們看不到的地方去分析其中的脈絡,並且將其中的洞見分享給所有人。同時位處同一個系統下的人們可以更有效率地交換彼此的資料,他們將擁有共同的語言。分享給他人的知識結構可以直接匯入那個人的結構之中。

或許你會覺得 Google 不就在做著同樣的事,他們甚至已經有公開的 Google knowledge graph,然而我可以保證這兩者有決定性的差別:用途不同衍伸出來的差異。Google 的用途是為了讓人們更方便找到資料,Hololink 的目的則是協助個人整理資料。Google 只做到第一步,將資料統整在你面前,並且嘗試說服你這就是你的第二個大腦,遇到不知道的東西只要上來查就可以了。 Internet as a knowledge-base 及 Information overload

然而我認為這樣是不足夠的,我相信也有許多人與我懷著同樣的信念:Google 幫我們做了那麼多之後,我們下一階段的進化是什麼?資訊已經史無前例地,以如此完整的姿態攤在我們每個人面前,我們該如何更有效率,更全面地運用他們?

這是 Hololink 嘗試叩問的命題。

bud

archiv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