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wnship 開發日記 #1
Aug 08, 2021
這是 township 的第一個 dev-logs。
雖然我與夥伴已在這個點子上打轉至少半個月,真正可行的方案卻是在我們訪問了四個 Podcaster 之後慢慢浮現,並且於當前訪問了十個 Podcaster 後才可謂啟程。
在這兩個禮拜,我幾乎沒進行程式上的開發,只有了解在 email 之中嵌入問卷的可行性而已。時間完全用在思索該從什麼角度切入?該進入哪個市場?該服務哪種顧客?以及設計訪綱驗證假說,並投入大量心理能量於第一原則的思索上。
在思考的過程中,我總共使用了兩種模型來強化自身的思考:
- The first principle
- The golden circle variant -> Vision, Method, Product
The first principle
第一原則一直是我思考這類點子時使用的重要方法,我最近從 Farnam Streen 的文章中1發現了一個不錯的結構:
- 先讓自己的思考沈澱成一句話可以解釋的模樣,並且思考它是從何處誕生的?
- 這一句話肯定有假說,挑戰這些假說(你如何知道假說為真?)
- 尋找證據
- 思考替代性的論述(其他人如何思考這個題目?)
- 評估你為錯誤時的後果
- 質疑為什麼你會詢問這個問題?(承先啟後,重新思索整個問題的來源)
或許之後我會來解釋一下 township 在這種思考系統中的實際思考脈絡。
The golden circle variant
我一直很喜歡 Simon sinek 的黃金圈理論,卻也感受到它具有一些無法被證明的錯誤,例如說將大腦的灰質指稱 What,白質和邊緣系統指稱 How & Why。他甚至不是用比喻,而是指稱這是源自於生物學的證據。我不這樣認為,大腦的複雜性遠遠不是這種類比可以概括的(同時這也與第一原則的方法論相悖)
然而我也不是全然否定黃金圈理論的洞見,只不過我們需要將它轉換一下詞彙,以免落入一些過度簡化的結構之中。在閱讀一些文章2之後,我認為 Vision -> Why、Method -> How、Product -> What 是很好的替代方案。
關於市場調查型訪談
我並不會把我現階段的訪談稱為「使用者訪談」,說實在我也不清楚這些 Podcaster 會不會成為我的顧客。然而透過他們,我理解到這個市場充滿可能性,沒有人知道到底該怎麼運作,最優化解並不存在。同時這是一群急需把影響力、內容變現的族群。
在處理這類調查時,我體會到兩件事:
- 你還是不能在訪談前讓人知道你想做什麼,至少不讓對方知道任何詳細的處理方式。但可以讓他們知道市場和想要解決的問題。你必須以真誠突破他們的困惑,需要在情感面與他們站在一起,尊重他們的時間,把他們當成你的第一群顧客。
- 因為是市場調查型訪談,定型化訪綱取得可量化的資料這件事其實沒那麼重要,真正重要的是驗證自身的假說是否正確,並且從訪談中獲悉可能的方向。因此不用想著第一次訪綱就要完全正確,做好起始的假設就可以付諸執行,並且盡可能不斷在訪談中優化你的訪剛。
township 的開發速度遠比 totuslink 緩慢許多,主因大概是這一次我不想要再如此莽撞,我希望能從頭思考我的假說是否正確,定位其中的盲點。雖然花了大量時間在思考上,沒有實際的進展,我仍認為是值得的。